逆行的霸主:夫差传奇(二)

编辑:admin 来源:兰越手游网 2023-05-31
“会稽一战,越国打了败仗”,越国究竟败到什么地步。【《左传》】这件事,发生在鲁哀公元年(前494年)。《春秋》没有提这一战,但《左传》是记了的: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,报檇李也。遂入越。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……《左传》还解释了《春秋》不提的原因:“吴入越,不书,吴不告庆,越不告败也。”吴国没有来通报胜利,越国没有来通报失败,所以《春秋》就不写了。按照这条记录,吴国打了胜仗是没有问题的,但有学者提出,越国不通报也就算了,以吴王夫差之好大喜功,打了大胜仗怎么会不广为宣传?可见战果应该也并不怎么辉煌。这句里还有个疑点,夫差打败越国的地方,是“夫椒”。传统解释,夫椒就是太湖里的椒山,也就今天苏州的洞庭山,距离吴国都城不远。吴国攻打越国,怎么会在吴国的家门口开战呢?两种解释思路:一种,认为旧注错了,夫椒不在苏州,而是在会稽附近某地。这样吴王伐越,越国在夫椒战败,就顺理成章了。一种,认为这段时间里,吴国和越国都憋着想攻打对方,吴国想找越国报仇,越国想找吴国打劫,而且越国知道你天天练兵要打我,不如我先下手为强。所以,这一仗,反而是越国先动的手。吴国防守反击,打败了入侵的越军,打进了越国境内,打破了越国都城。——一般理解,“入越”应该是指攻破国都。两种说法都能做到自洽,所以谁也说服不了谁。有些现代的战争,谁挑起的,也说不清。2500年前的事,笼罩在迷雾中更是毫不奇怪。这么看,小学语文书只说“他们都想征服对方,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。会稽一战,越国打了败仗”,轻巧地绕过了这个问题,是很高明的。和历史课本讲朝鲜战争的起因,有异曲同工之妙。“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”,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上,手下还有五千有铠甲和盾牌的战士。越国的都城丢了。不过对越国这种很原始的国家来说,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不必过分高估。春秋时期坚守城邑的热情并不高涨(定公四年“吴师入郢”楚国就没有守城),反对修城墙的言论也不绝于耳,所以也很难确定越国都城,到底有没有城墙。越国没打守城战就直接放弃都城,据守会稽山,也是可能的。因为吴军的特长既然是严密的阵型,那么,复杂的地形天然是破坏对方阵型的大杀器。而五千充分装备的士兵,这个战斗力还是很可观的。后面吴王夫差和晋国争霸主的时候,据说是三万人。战国时代流行的说法,也是吴国军队的巅峰期,主力也就是三万人。确定这一点是很重要的,因为越国还有多少实力,决定了他和吴国谈判的时候,会采取什么姿态。【《国语·吴语》】吴王夫差起师伐越,越王勾践起师逆之。大夫种乃献谋曰:“夫吴之与越,唯天所授,王其无庸战。夫申胥、华登简服吴国之士于甲兵,而未尝有所挫也。夫一人善射,百夫决拾,胜未可成也。夫谋必素见成事焉,而后履之,不可以授命。王不如设戎,约辞行成,以喜其民,以广侈吴王之心。吾以卜之于天,天若弃吴,必许吾成而不吾足也,将必宽然有伯诸侯之心焉。既罢弊其民,而天夺之食,安受其烬,乃无有命矣。”越王许诺……《左传》重记事,《国语》重记言,所以《国语》里的人物,都比较话多。吴王夫差出兵进攻越国,越王勾践起兵迎战。大夫种为勾践分析形势,大意是吴国很强大,和吴国开战,胜负“唯天所授”,也就是结局看运气,我们没有必胜的把握。所以大夫种认为,“王其无庸战”,我们根本就不用打。大夫种的策略是,首先我们要“设戎”,就是严阵以待,表示我们并不好打;其次我们要“约辞行成”,用谦卑的言辞请求订立和平条约。这是所谓能战才能和。于是大夫种推论:这样吴国人民会很开心,吴王的野心会更膨胀,于是他们就会答应我们的和谈的要求。然后吴国会想去中原称霸,这样他的人民就会疲惫不堪,再加上天灾,我们就可以“安受其烬”,轻轻松松拿下吴国战火后余烬般的国土。越王勾践同意了这个构想。这里与《左传》发生了矛盾,但很好地解释了《春秋》为什么不记录这一战。因为这一战本来就不存在。【《国语·越语上》】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,乃号令于三军曰:“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,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,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。”大夫种进对曰:“臣闻之:贾人夏则资皮,冬则资絺,旱则资舟,水则资车,以待乏也。夫虽无四方之忧,然谋臣与爪牙之士,不可不养而择也。譬如蓑笠,时雨既至必求之。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,然后乃求谋臣,无乃后乎?”勾践曰:“苟得闻子大夫之言,何后之有。”执其手而与之谋……越王勾践驻扎在会稽山上,于是向三军传令说:“凡是我父老兄弟及同姓的宗族中,有能帮助我谋划打退吴国军队的,我愿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国政。”没有提是否打了败仗,但勾践既然上了会稽山,很可能是国都已经丢了,和《左传》“吴入越”一句,能对应上。但从勾践的话看,情势很危急。所以基本可以认为《越语下》是支持《左传》的,越国败了,而且败得比较惨。大夫种进前回答说:“我听说做生意的人,夏天就储备皮货,冬天就储备麻布,旱季就储备舟船,雨季就储备车辆,等待匮乏时(就好应对了)。所以说,即使没有境外威胁,但谋臣和武将一类的人才,不可不事先培养并选拔。就好像蓑衣和笠帽,雨季到来后一定会派上用场。现在君王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以后,才想到寻找谋臣,不也太晚了吗?”勾践说:“如果能听到您的高论,又有什么晚呢?”拉着他的手便和他商量起来。显然,比起《吴语》来,《越语上》的大夫种话更多,而且务虚。《吴语》是分析形势加预测趋势,《越语上》说了一串比喻句,谈了些治国的普遍原理,但不针对当下的危机局势。现实当中,危急关头谈普遍原理的人,多半是很欠打的。《越语上》这么写,算是营造戏剧效果。【清华简《越公其事》】……赶登于会稽之山,乃使大夫种行成于吴师……《越公其事》开头部分残缺了十五字,没有提供什么新的有效信息。不过根据后文可知,勾践带到会稽山上的甲士,人数是八千,比《左传》记载的数量更多。又说“吴之善士将中半死矣”,之前的战事,吴军损失是非常严重的,只能说是惨胜。【小结】这次会稽之战,究竟是吴、越两国哪个发动的,有疑点。战争的结果,文献记录也有分歧。按《吴语》,越国只是形势不利,并未开战;别的文献则都说是越国败了,但其中《越公其事》强调了吴军的损失。之后,越王勾践据守会稽山,仍然有五千乃至八千甲士,兵力仍很可观。综合而论,可以推断越国并未败到兵尽粮绝,山穷水尽的地步。我们关注的第二个问题是,越国开出了什么样的求和条件。【《左传》】(越子)使大夫种因吴大宰嚭以行成。只有一句,越王勾践派大夫种通过吴国的太宰嚭去找吴王夫差求和。具体啥也没说。不说,通常意味着没有特点,也就是越王勾践提出的求和条件,不会比一般的战败国更屈辱。【《国语·吴语》】越王许诺,乃命诸稽郢行成于吴,曰:“寡君勾践使下臣郢不敢显然布币行礼,敢私告于下执事曰:昔者越国见祸,得罪于天王。天王亲趋玉趾,以心孤勾践,而又宥赦之。君王之于越也,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。孤不敢忘天灾,其敢忘君王之大赐乎!今勾践申祸无良,草鄙之人,敢忘天王之大德,而思边垂之小怨,以重得罪于下执事?勾践用帅二三之老,亲委重罪,顿颡于边。“今君王不察,盛怒属兵,将残伐越国。越国固贡献之邑也,君王不以鞭箠使之,而辱军士使寇令焉。勾践请盟:一介嫡女,执箕帚以畡姓于王宫;一介嫡男,奉槃匜以随诸御;春秋贡献,不解于王府。天王岂辱裁之?亦征诸侯之礼也。“夫谚曰:‘狐埋之而狐搰之,是以无成功。’今天王既封植越国,以明闻于天下,而又刈亡之,是天王之无成劳也。虽四方之诸侯,则何实以事吴?敢使下臣尽辞,唯天王秉利度义焉!”按照《吴语》的说法,去和夫差谈判的,并不是大夫种,而是一个一般人陌生些的名字,诸稽郢。诸稽郢说了一大套词,措辞特别的谦卑,尤其是对吴王夫差的称呼,是“天王”。这是对周天子的称呼,充分满足吴王夫差的虚荣心。越国提出的和谈条件是:一、一个嫡出的女儿,送到您身边做姬妾;二、一个嫡出的儿子,到您身边去做奴仆;三、春秋两季,献上贡品。这三个条件,和《左传》的啥也不说,是契合的。因为这个太正常了,就是国际惯例。诸稽郢又从国际形势的角度给吴王夫差提了个醒:天下都知道,越国本就是天王您封的,天王您又灭掉越国,前面就白辛苦一场了。而且消灭别国这种行为传出去,以后四方的诸侯,也就不干侍奉吴国了。结合春秋中期以来的国际形势,诸稽郢说的是实情。野蛮国家才动辄灭掉其它国家,有理想,有追求,想当霸主的国家,不说“兴灭国,继绝世”,就是想吞并别国,做起来也很麻烦,事先要炮制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,事后还要处理复杂的国际危机。【《国语·越语上》】(勾践)遂使之行成于吴,曰:“寡君勾践乏无所使,使其下臣种,不敢彻声闻于天王,私于下执事曰: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,愿以金玉、子女赂君之辱。请勾践女女于王,大夫女女于大夫,士女女于士。越国之宝器毕从,寡君帅越国之众,以从君之师徒,唯君左右之。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,将焚宗庙,系妻孥,沈金玉于江,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,乃必有偶。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,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?与其杀是人也,宁其得此国也,其孰利乎?”使者人选,《越语上》和《左传》一致,也是大夫种。大夫种说:“我们愿意把越国财富、人口、美女奉献给吴王作为赔罪:请让勾践的女儿给吴王做女奴,大夫的女儿给吴国的大夫做女奴,士的女儿给吴国的士人做女奴。越国的财宝重器全都献上,我们国君率领越国的军队,随从吴王的军队,听凭吴王调遣。”这个内容和《吴语》差不多,但讲得更详细一点,比如说,要把全国各阶层的女人都献上,但即使这种关头,仍然牢记等级不能乱,可见当时等级观念有多深入人心——这其实是个很重要的提示,假如献上一个民间美女给吴王夫差,恐怕不但不能得欢心,还会触怒对方:送一个出身这么低贱的女子给我,你是在侮辱我吗?这种时代氛围里,是没有浣纱女西施存在的空间的。然后,《越语上》多出来的内容,是文种对吴王还有威胁。大夫种说:“如果您认为越国罪不可赦,那我们就把宗庙烧掉,老婆、孩子都捆起来(意思是先做好把他们全部杀掉的准备),所有的财宝,都给沉江里去,五千甲士,都抱拼死一战的决心,战斗力加倍,至少是抵得上一万人的,恐怕也是能伤害到君王你心爱的将士的。”最后大夫种让吴王自己权衡,是两败俱伤,还是从此可以得到越国的助力。【清华简《越公其事》】乃使大夫种行成于吴师,曰:“寡……不天,上帝降□□越邦,不在前后,当孤之世。吾君天王,以身被甲冑,敦力鈠枪,挟弪秉枹,振鸣□□□亲辱于寡人之敝邑。寡人不忍君之武励兵甲之威,播弃宗庙,赶在会稽,寡人有带甲八千,有旬之粮。君如为惠,徼天地之福,毋絶越邦之命于天下,亦使句践继纂于越邦,孤其率越庶姓,齐膝同心,以臣事吴,男女服。四方诸侯其或敢不宾于吴邦?君如曰:‘余其必灭絶越邦之命于天下,勿使句践继纂于越邦矣。’君乃陈吴甲□□□□旆旌,王亲鼓之,以观句践之以此八千人者死也。”《越公其事》的内容,和《越语上》比较接近。区别就是勾践的兵力是八千甲士,是所有文献中最多的,所以威胁起来更有力量。【小结】四份文献,有一点是一致的,就是可以明确上一节已经可以隐约感到的内容:越国形势虽然不利,但越王勾践手下的兵力,仍足以和吴军一战。所以,越国开出来的求和条件,可以做出重大让步,但不至于特别屈辱。我们关注的第三个问题是,吴国内部,是怎样看待越国的求和的。【《左传》】吴子将许之。伍员曰:“不可。臣闻树德莫如滋,去疾莫如尽。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,灭夏后相。后方娠,逃出自窦,归于有仍,生少康焉,为仍牧正。惎浇,能戒之。浇使椒求之,逃奔有虞,为之庖正,以除其害。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,而邑诸纶。有田一成,有众一旅,能布其德,而兆其谋,以收夏众,抚其官职。使女艾谍浇,使季杼诱豷,遂灭过、戈,复禹之绩。祀夏配天,不失旧物。今吴不如过,而越大于少康,或将丰之,不亦难乎。句践能亲而务施,施不失人,亲不弃劳,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,于是乎克而弗取,将又存之,违天而长寇仇,后虽悔之,不可食已。姬之衰也,日可俟也。介在蛮夷,而长寇仇,以是求伯,必不行矣。”弗听。退而告人曰:“越十年生聚,而十年教训,二十年之外,吴其为沼乎!”前面《左传》都是惜墨如金的,到这里突然灌水。吴王夫差准备答应了。伍子胥出来飙台词了。首先他引用了一句古语:“树德莫如滋,去疾莫如尽” 树立德行,最好不断滋养它;除去邪恶,最好彻底干净。换成大白话,好人做到底,斩草要除根。然后伍子胥开始讲历史:夏朝的敌人,怎样几乎灭亡了夏朝,但少康活了下来,后来少康发展了自己的力量,最终消灭了夏朝的敌人,恢复了夏朝。现在吴国不如夏朝的敌人,越国也没有惨到少康的地步。所以对越国不能不防啊!想说明斩草要除根的道理,可以讲的类似的故事很多,伍子胥干嘛单挑这事?可能是因为传说少康是勾践的祖先,伍子胥强调,祖宗这样,后代儿孙还能这样,他们家就有这个基因。但这番话听到夫差耳朵里,难免是很不舒服的:你拿他比少康,拿我比夏朝的敌人,谁不知道少康是好人,夏朝的敌人是坏人啊,你拿我当什么啦?伍子胥继续强调越国的威胁:第一,越王勾践很有才能;第二,越国和我们距离太近;第三,越国和我们是世仇。总之,这样的国家是必须灭掉的,不然自己就完了。伍子胥又说,“介在蛮夷,而长寇仇,以是求伯,必不行矣。”吴国是一个夹在蛮夷中间的国家,又纵容敌人的势力增长,在这种情况下还想追求当霸主,是一定不能取得成功的。夫差想当霸主,伍子胥明确告诉他,你做不到。这是非常典型的先君留下来的老臣倚老卖老的口吻,我替你去世的爹把爹味儿糊你脸上。即位不久的年轻君主,最不爱听的就是这个。而且,什么吴国叫“介在蛮夷”,你这意思是我们吴国就只配在蛮夷当中混,没资格进取中原?最终,夫差没有听伍子胥的建议,这么劝,换谁也不会听。《左传》里伍子胥这番话,道理未必错,但情商实在低,所以也有人怀疑这段是后人硬塞进来的。伍子胥退下后感叹:“越十年生聚,而十年教训,二十年之外,吴其为沼乎!”越国用十年时间繁衍人口积聚粮食,用十年时间教育人民训练士兵,二十年以后,吴国的宫殿恐怕要成为池沼了。这是准确得吓人的预言,当然肯定是后人创作的台词。【《国语·吴语》】吴王夫差乃告诸大夫曰:“孤将有大志于齐,吾将许越成,而无拂吾虑。若越既改,吾又何求?若其不改,反行,吾振旅焉。”申胥谏曰:“不可许也。夫越非实忠心好吴也,又非慑畏吾兵甲之强也。大夫种勇而善谋,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,以得其志。夫固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,故婉约其辞,以从逸王志,使淫乐于诸夏之国,以自伤也。使吾甲兵钝弊,民人离落,而日以憔悴,然后安受吾烬。夫越王好信以爱民,四方归之,年谷时熟,日长炎炎。及吾犹可以战也,为虺弗摧,为蛇将若何?”吴王曰:“大夫奚隆于越,越曾足以为大虞乎?若无越,则吾何以春秋曜吾军士?”乃许之成。将盟,越王又使诸稽郢辞曰:“以盟为有益乎?前盟口血未干,足以结信矣。以盟为无益乎?君王舍甲兵之威以临使之,而胡重于鬼神而自轻也?”吴王乃许之,荒成不盟。这段对话就正常多了。吴王夫差对大夫们说:“当前我国的首要任务,是征服齐国,所以越国求和,我已经同意了,你们就不要再出来干扰决策了。如果越国是真心求和,那么我很满意;如果越国还要以我吴国为敌,我回来再收拾他就是了。”这里点出,夫差接受越国求和,是想伐齐。伍子胥出来劝阻:不可以允许越国的求和。越国并非真心与吴国友好,也并非害怕慑服于我们军队的强大。——《吴语》的说法,这次吴国、越国根本就没有开战,所以伍子胥强调越国“非慑畏吾兵甲之强也”,是非常合理的。伍子胥又指出,大夫种这个人,“勇而善谋”,这是要“玩吴国于股掌之上”。他本来就知道您崇尚武力,好胜心强,所以就用委婉动听的话来放纵您的意志,让您贪图中原各国的安乐,以自取败亡。使我们的军队疲惫,兵器损耗,民众背弃逃亡,国力日趋衰竭,然后安安稳稳地收拾我们的残局。越王重信义,爱民众,四方的人都归附于他。那里年年丰收,国势隆盛。现在我们还有力量战胜他,好比一条小蛇,不打死它,长成了大蛇可怎么办?这段话还提供了一个新的信息是,伍子胥说夫差“淫乐于诸夏之国”,这是把话往难听里说,正面表述则是:夫差对中原华夏的先进文明很向往。夫差立刻证明伍子胥说的是对的:“何必把越国讲得那么强大,越国难道会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吗?如果越国不存在了,那么春秋两季阅兵时,我向谁去炫耀我们的军威呢?”夫差留着越国的理由,是需要一个炫耀兵威的对象。这话现在也许有人觉得听着好笑,但自从齐桓公以来,霸主不就是通过向诸侯展示兵威,来证明自己是霸主的吗?倒是伍子胥要灭掉越国的主张,这个时代显得很奇怪。这么多年来,没有哪个霸主吞并过一个中等规模以上的国家。倒是有个没有当上霸主的干过:楚灵王。楚灵王灭了陈国和蔡国,然后很大程度是因此垮台的。最终结盟的时候,诸稽郢说了些漂亮话,连正式的结盟仪式也省了。【《国语·越语上》】夫差将欲听与之成,子胥谏曰:“不可。夫吴之与越,仇雠敌战之国也。三江环之,民无所移,有吴则无越,有越则无吴,将不可改于是矣。员闻之,陆人居陆,水人居水。夫上党之国,我攻而胜之,吾不能居其地,不能乘其车。夫越国,吾攻而胜之,吾能居其地,吾能乘其舟。此其利也,不可失也已,君必灭之。失此利也,虽悔之,必无及已。”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,曰:“子苟赦越国之罪,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。”太宰嚭谏曰:“嚭闻古之伐国者,服之而已。今已服矣,又何求焉?”夫差与之成,而去之。比较有意思的是,《越语上》里伍子胥格外强调了吴国和中原各国风俗不同:陆地上的人习惯陆地生活,水乡的人就习惯水乡生活。那些高地上的国家,我打败了他们,也不能生活在他们的地方,也不能坐他们的车子;而越国呢,我打下他,就可以生活在他的土地上,坐他们的船,应该优先攻打越国。这算是对《左传》里那句吴国杂处于蛮夷之间的具体展开,总之,伍子胥是劝夫差专心做蛮夷。然后,《越语上》加入了“奸臣祸国”这个经典设定。越国人送了八个美女给太宰嚭,并且说“你要是能够促成吴国放过越国,还有更美的。”于是太宰嚭对吴王夫差说:“我听说,古代一个国家讨伐另一个国家,打服了也就完了,现在越国已经服了,您还要求什么呢?”太宰嚭就去和夫差讲古。抛去忠奸对立,伍子胥和太宰嚭的分歧也可以看作是:伍子胥要夫差保持野蛮,太宰嚭劝夫差追求文明。最后夫差听了太宰嚭的。【清华简《越公其事》】吴王闻越使之柔以刚也,思道路之修险,乃惧,告申胥曰:“孤其许之成。”申胥曰:“王其勿许!天不仍赐吴于越邦之利。且彼既大北于平邍,以溃去其邦,君臣父子其未相得。今越公其胡有带甲八千以敦刃偕死?”吴王曰:“大夫其良图此!昔吾先王盍卢所以克入郢邦,唯彼鸡父之远荆,天赐忠于吴,右我先王。荆师走,吾先王逐之走,远夫勇残,吾先王用克入于郢。今我道路修险,天命反侧。岂庸可知自得?吾始践越地以至于今,凡吴之善士将中半死矣。今彼新去其邦而笃,毋乃豕斗,吾于胡取八千人以会彼死?”申胥乃惧,许诺。比较起来,《越公其事》这份出土文献,就显得特别有意思了。它的叙事里,伍子胥的话很简单,大意就是越国已经被打败了,咱们应该宜将剩勇追穷寇。夫差的回答,完全不是一个嚣张专横的吴王的样子。夫差先回顾历史:认为当年父亲阖闾远征楚国,冒险是很大的,上天保佑才取得成功。这里有带点追悼的口吻提到了“鸡父”,也就是伍之鸡。似乎有“你伍家能打的是他,不是你,但他已经不在了”的意味。然后面对现实:第一,打越国的道路很远很不好走,天命是不是还保佑吴国,不好说;第二,打到现在,吴国损失已经很大了,“吴之善士将中半死矣”,吴军精锐已经损失了一半了;第三,越国还有八千将士,斗志还很旺盛,再和他打,是“豕斗”,是和负隅顽抗的野猪搏斗。——当年申包胥哭秦庭,跟秦国人说,吴国人是野猪,现在轮到吴国人骂越国人是野猪了。在文明国家的鄙视链当中,吴国人终于找到自己的下游了。夫差这么一分析,伍子胥的反应是“惧”,也就同意了吴王的意见。看来夫差的话,论据是很坚实的,雄辩无可反驳。《越公其事》还有下文,冷僻字太多,不引了,大意是夫差对越国使者说了很谦卑客气的话,两国就订立了和平条约。【本章总结】以上,我们把《左传》《国语·吴语》《国语·越语上》《清华简·越公其事》四份材料里的对话都过了一遍。可以得出的第一个结论,就是所有这些对话,都不是的当时由史官现场记录的。都是后来写历史的人,用一种类似修昔底德的思维创作的:我觉得他当时应该这样说话,所以我就让他这样说了。但虽然是创作,既然是根据历史情境创作,我们还是可以提炼出一些有效信息的。可以确定,当时几个人的立场:是伍子胥主张灭掉越国,而夫差不这么看,而伯嚭支持夫差。由于后来的结果是吴在北上争霸的过程里耗尽了国力,最终为越所灭,而伍子胥屈死的故事又很引人同情,所以大多数人相信伍子胥的主张是对的。但实际上,吴王夫差的理由也是很充分的。第一,春秋的传统,文明国家就是不能随便把人家的国家灭掉的。鲁国、卫国、邢国差点亡国,全亏齐桓公保全;晋文公也没有灭掉得罪过自己的曹国、卫国;楚庄王本可以把陈国变成自己的一个县,但终于没有这样做,打败郑国、宋国后,还故意让自己的军队后撤,不逼对方签城下之盟保全人家的面子……这才是春秋时代被交口赞誉的行为。吴王夫差,当时的想法正是让吴国成为一个文明国家。伍子胥的观点,不管说他是鄙视吴国把吴国当蛮夷也好,还是比较超前体现了战国思维也罢,反正不符合春秋时代的主流价值观。第二,吴国要灭越国,技术上确实有困难。这个也就是《越公其事》所主张的观点。曾见一些论文说,《越公其事》不合理,吴王打楚国、打齐国都不嫌远,继续打越国怎么会嫌远呢?会有这样的判断,就是量地图量出来的一个结论。实际上,远征楚国或者齐国,交通条件已经比较成熟,沿途已经充分开发,攻打的对象非常富庶,距离虽然远,后勤压力反而比较小。而越国呢?勾践已经败退到了会稽,这就到了宁绍平原的边缘。接下来,如果勾践不决战而是扭头往山里一钻打游击,吴国要想继续推进扫荡,那就成了一个无底洞,有限的国力很快就会被拖垮;但如果收兵回去,那么勾践还是随时会从山里出来继续对吴国骚扰劫掠。所以,当时接受越国的求和,实在是最合理的选择。只需要看看地形图,即使没有《越公其事》,仍然是可以推出这个结论的。第三,回头还看《左传》,会发现哀公元年(前494年)的国际形势,也不支持吴国和越国长期打下去。因为吴国伐越的同时,楚国在攻打吴国的盟友蔡国。夫差从父亲手里继承了吴国,不光是继承了疆域和人口,也继承吴国的国际关系。他不可能为了打越国,把所有这些全不要了。尤其是吴王夫差要当一个文明的大国,那就是要尽国际责任的。所以,这个时候不但越国处于劣势在求和,吴国其实也急于和谈,好腾出手去救援蔡国。那可能有朋友就要问了,既然越国并没有败得多么惨,吴国又不得不面对那么多不利因素,大家都愿意和谈,越王勾践为什么会接受到吴国去做奴隶那么屈辱的条件呢?答案是,越王勾践根本就没有去吴国做奴隶。《左传》《国语·吴语》《国语·越语上》《国语·越公其事》这四份年代比较早,叙述也还相对平实的材料里,越国都是以正常的战败国所能提出的正常的条件,要求和谈的。没什么越王自己跑到吴国去做奴隶的事。只有《越语上》里有一句,盟约之后,勾践“宦士三百人于吴,其身亲为夫差前马。”派遣三百个越国的士去吴国当奴仆,勾践还亲自走在夫差的马车前为他开路。这也特定仪式上,做了一个特别谦卑的姿态,并不是去当了三年奴隶。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,讲到这里为止,我们一直没有提到吴越争霸的故事里,据说功劳最大,也最有传奇色彩的一个人物:范蠡。因为这四份材料里,《左传》和《越语上》都完全没有提到过范蠡。《吴语》和《越公其事》有范蠡,但吴越结盟的事件里,他没有出现,要到很后面才会简单提及。

标签: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