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类被AI“毁灭”,一定是从教它玩《我的世界》开始的

编辑:admin 来源:兰越手游网 2023-06-06
上周,几乎是前后脚,英伟达和国内几家科研机构分别发布了两份内容相似的论文。首先是英伟达宣布开发出了一个全新的游戏AI智能体“VOYAGER”,将AI大模型GPT-4接入了《我的世界》(Minecraft)游戏。基于GPT-4,VOYAGER能够在《我的世界》里扩充着自己的物品和装备,完成诸如建造房屋、挖矿、收集仙人掌和狩猎等基本生存技能;也能独立进行开放式探索,去到不同的城市和地点,甚至是自己搭建传送门。英伟达称VOYAGER在《我的世界》里获得的物品增加了3.3倍,旅行距离增加了2.3倍,解锁关键技能树的速度也比之前的方法快了15.3倍。接着就是商汤科技联合清华大学、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机构发布了通才AI智能体“Ghost in the Minecraft(GITM)”。同样是将大语言模型(LLM)整合进《我的世界》,GITM在《我的世界》内主世界的所有技术挑战上实现了100%的任务覆盖率(成功通关解锁了完整的科技树),而此前所有智能体的总和只能覆盖30%;另外在“获取钻石”任务上,GITM成功率达67.5%,同样相比于此前的最佳成绩——OpenAI的VPT方法大幅提高了47.5%。直白点说,他们都选择了《我的世界》这款游戏来训练AI,并且AI都实现了真人玩家能够完成的几乎所有游戏任务,堪比是能以假乱真的效果(这放在几个月前还是不可能的事)。我们先抛开看起来艰涩的技术细节不谈,为啥他们不约而同都迷上了拿《我的世界》做实验?《我的世界》就是个大型AI试验场要说起在《我的世界》里训练过的AI,那可就太多了。著名的莫拉维克悖论是这么说的:一些任务对于人类而言很困难,例如下棋,但对AI来说很简单;而像《我的世界》这样开放世界中与环境交互、进行规划和决策等对人类来说较为简单的事情,对AI来说却是巨大挑战。正因为这种情况的存在,在AI还不像现在这么发达的早几年,科学家们最初只是在《我的世界》里用AI完成一些简单的指令。比如在2019年,Facebook研发过一款《我的世界》AI 助手“craftassist bot”,这是一个智能协作式的助理机器人,可以执行人类玩家指定的各种任务,如驯服马匹、建造城市、与村民会面及交易等。也是在2019年,卡内基·梅隆大学、微软、DeepMind和OpenAI,联合机器学习顶级会议NeurIPS共同举办了一个叫做“MineRL”的专门针对《我的世界》游戏的AI比赛,到2022年一共举办了四届。这个比赛同样见证了AI在《我的世界》中的应用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。比如第一届MineRL比的东西还很简单:看哪个研究团员能够创造出可以在《我的世界》中成功开采钻石的AI。不过很惨,最后参加的900多个全球顶尖团队没有一个能完成挑战,一些AI撸掉木材却不会合成,一些AI造出了熔炉却不会冶炼,一些AI知道去地下挖矿,但却选择了垂直挖……后来到了第三届,比赛内容就变成了看谁能训练出样本高效的《我的世界》AI智能体。这一届的冠军是以76.970分的绝对优势夺冠的腾讯AI Lab“绝悟”。各种公司、机构密集开始在《我的世界》中训练AI其实也是最近五年的事。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(DARPA)在2020年8月启动了自适应分布式概率任务分配(ADAPT)项目,以期在战场空间中利用AI协助指挥官进行决策,该项目的承包商Aptima公司用到的就是《我的世界》来训练AI与人类的互动能力。2021年哥本哈根信息技术大学、纽约大学和上海大学的研究者也创建过一个使用3D神经元胞自动机(Neural Cellular Automata,NCA)的系统,并将该系统部署在了《我的世界》里,这个时候的NCA已经可以建造毛毛虫、城堡、公寓楼和树等复杂的实体。比较出圈的一次实验是在去年。OpenAI去年宣布由他们训练的AI已经做到了熟练游玩《我的世界》。通过引入一种新颖且便捷的AI训练法“视频预训练(Video PreTraining)”,在向AI“投喂”了7万小时从相关合作方处获取的《我的世界》演示视频以及与视频配套的键盘鼠标操作记录后,OpenAI旗下的AI的操作已经相当传神,掌握了只有人类才能领悟的高阶玩法。此外,DeepMind也在今年年初开发出了能够媲美OpenAI成果的名叫“DreamerV3”的AI智能体。DreamerV3在没有任何人工数据辅助的情况下,被丢进《我的世界》里摸爬滚打了17天,惊人地学会了如何从0开始挖钻石,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纯靠自己摸索,就能在《我的世界》里速挖钻石的AI智能体。当时MineRL比赛的发起人之一William Guss都忍不住第一时间发来贺电:4年了,“钻石挑战”终于被攻克了! 没有谁比《我的世界》更合适了《我的世界》面世12年,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一款游戏,被许多玩家形容为电子版的乐高。早在2019年,《我的世界》就超过《俄罗斯方块》成为全球销量最高的游戏。《我的世界》“开放世界”的游戏属性让它成了科学家们训练AI的绝佳场所。不同于LOL和王者荣耀等单一的战略对战游戏,《我的世界》并不预先设定目标,仅有的两个模式是“生存”和“创造”。“生存”模式中,玩家要造好房子并收集东西,保证活下来,即使是用来击退僵尸和蜘蛛的剑也需要玩家用木材和铁矿来锻造;“创造”模式则更加自由,玩家使用各种功能的立方体,自由构建建筑物和物体,而且游戏永远不会结束。如果说LOL、王者荣耀或是很多棋类游戏因为简单的规则和游戏机制,可以让AI以极快的速度学习并超越战胜人类,《我的世界》游戏过程的复杂程度就几乎是在挑战AI的极限。极度多样的环境、完全靠随机种子生成的地图、长决策序列与复杂的技能学习、高自由度玩法带来的海量策略偏好,都增加了《我的世界》AI研究的难度。比如,为了让AI在15分钟内找到钻石,AI需要经历徒手采集原木、合成木板、木棍与木镐,采集到铁矿,经过一系列加工才能合成钻石,看似只是一件小事,但对于AI来说,却需要掌握其中复杂的逻辑关系——这还只是《我的世界》游戏的一部分,除了制造工具,AI还需要给自己制定目标,学着在游戏世界里探索,直到解锁所有的游戏任务。而如果只是学下棋或是打LOL,AI只用知道怎么赢就行了。是不是觉得,《我的世界》训练出来的AI,要比靠下棋、玩LOL训练出来的AI高级多了(虽然学习速度可能慢了点)?事实上在当前的AI研究中,科学家们会越来越追求通用人工智能(AGI)的研究,追求打造更通用的AI智能体,也就是发展AI智能体能够掌握广泛的技能,适应各种环境变化,更深入地模拟和应对人类在复杂问题上的能力,像人一样的进行感知、理解和交互(而不是只会回答简单问题、下棋能赢人类那种“小打小闹”的AI)。这就意味着要训练通用AI,《我的世界》模拟的环境是非常合适的。不过,开放世界游戏那么多,为什么又偏偏是《我的世界》呢?有网友在推特向参与开发了VOYAGER的英伟达首席科学家Jim Fan发问说,既然VOYAGER是为开放世界而生,那为什么没有选择在《塞尔达》或者是《艾尔登法环》这样看上去更加宏大的开放世界游戏中作AI训练?Jim Fan的回答是,这中间的主要难点其实并不是算法,而是因为《塞尔达》和《艾尔登法环》这样的游戏运用了“缓慢且难以以编程方式控制高端控制台”,并且“需要一个好的编码API来控制角色”。相较之下,《我的世界》的技术门槛要更低,在目标和玩法类似的情况下,《我的世界》实际也为AI训练降低了难度。另外,《我的世界》对开发者也很友好。许多用于构建《我的世界》的代码库都是开源的,所以人们可以很容易修改。并且该游戏也允许研究人员记录和学习人们是如何一起完成任务的,然后观察他们将如何与AI智能体一起工作。从这些意义上说,没有谁比《我的世界》来训练AI更合适的了。这次《我的世界》里的AI有什么特别?此次英伟达开发的VOYAGER,和商汤科技联合清华大学、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机构开发的GITM,与过去基于《我的世界》训练的AI智能体最大的不同在于,引入了大语言模型(LLM)作为AI训练的核心方法。以往在《我的世界》中训练AI用到的主流方法则是,模仿学习和强化学习。即便是此前OpenAI和DeepMind开发出的最先进的《我的世界》AI智能体,用到的训练方法也是模仿学习和强化学习。打个比方,如果想让AI在《我的世界》里学会挖矿,模拟学习要做的就是先喂给AI上万个游戏视频,让它分析学习为什么要撸树,如何利用工作台进行分解合成,如何做出第一把镐子,如何冶炼铁锭,制作铁镐,获取钻石,如何避免落入岩浆,如何战斗等等挖矿的必要步骤。等到投喂学习结束,AI接下来就要接受强化学习,也就是把AI小人扔进《我的世界》,让它去“真正”执行挖矿的任务,通过反复实验来发现和解决问题,从而真正学会挖矿这一技能。但在大语言模型的训练方法下,AI的学习逻辑是被完全重构的。依然拿挖矿来说,AI智能体自身会首先根据“尽可能多发现不同的东西来帮助挖矿”的总体目标去提问、自动生成许多小任务,通过去存储有助于成功解决某个任务的行动程序(比如撸掉树木再去进行合成被验证是正确的,造出了熔炉就要去冶炼也是正确的),AI就会逐渐建立起一个如何正确挖矿的技能库。而往后如果再遇到挖矿任务,AI就可以根据其描述的嵌入在技能库中进行检索。也就是说,大语言模型的训练方法下,AI是可以自主驱动探索并掌握广泛技能的,这就使得大语言模型方法更能帮助AI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,能在较长的时间跨度内逐步获得、更新、积累和迁移知识,同时缓解了其他持续学习方法中的“灾难性遗忘”。有点像是一直让AI呆在学校里读书实习,还是让AI一开始就在社会里摸爬滚打的区别。总而言之,用大语言模型方法在《我的世界》训练出来的AI更像一个真实的人了。我们知道,一个理想的AI应该具有与人类类似的能力。《我的世界》里的AI不管是根据其当前的技能水平和世界状态提出合适的任务(如果发现自己处于沙漠而不是森林,就会在打铁前学会获取沙子和仙人掌),根据环境反馈完善技能并将掌握的技能存入记忆(比如打僵尸和打蜘蛛的技能类似),还是不断探索世界,以自驱动的方式寻找新任务,其实都已经和现实世界中人类的决策过程和行为方式非常相近。说《我的世界》已经是一个缩小版的现实世界也许一点也不夸张。而让人细思极恐的是,随着VOYAGER和GITM的研究成果发布,AI现在已经能通关《我的世界》了。这不禁让人猜想,AI是不是很快就能在现实世界里如鱼得水,它能像人一样生活,会做饭、会用手机、知道怎么穿衣服、怎么养宠物、怎么坐公交地铁……更不可思议的是,它还能像人一样有自己的想法,知道穿哪件衣服好看,怎么做饭能更好吃,电话应该打给谁……没准在不久的将来,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到的“人”,都无法分辨它是不是AI。既然都能通关《我的世界》了,AI过上人的生活从技术上来讲也不是不能实现。人类又会如何选择呢?

标签:

相关文章